党团建设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坚持立德树人,传播核心价值肖智清——副院长肖智清在中心组学习上的发言

作者:肖智清   责任编辑:黄永松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17-04-24   

坚持立德树人,传播核心价值

肖智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认真学习讲话,自己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论断、新要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在争创卓越高职学院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及学生工作的全过程。  

一、当前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特点

高职学生是一个有知识、有活力、有创新的群体,学生的生活学习日益趋向开放化、多维化,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传播方式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面对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观上爱国意识强烈,但处理实际问题时又往往爱国主义精神淡漠  

当下的高职学生成长于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传统与现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学校教育与社会不良因素的冲突,特别是来自形色兼备的网络世界的影响,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虽然主观上具有国家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表里不能如一。例如,对中日南海冲突、美韩萨德系统部署等重大事关国家和民族安全的时势政治,对诸如足球等中国队参加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等,大多数学生都还是非常关注的,往往还群情激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在选择时尚品消费、电视节目、电子游戏、出国旅游等具体问题时,又常常让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占了上风,民族精神荡然无存。  

(二)职业理想现实化,但在择业、从业过程中普遍表现敬业精神不足   

客观地说,现在高职院校还是比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敬业精神培养的,但由于教育形式的单调乏力,又加之不呆避免地受到社会上一些媚俗逐利文化的影响,虽然他们多数也能认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自己的职业理想还是趋向现实,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高职毕业学生在择业、从业过程中普遍还是缺乏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就是缺乏专一忠诚的态度、勤奋刻苦的作风、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他们的职业目标基本上都是围绕事业、家庭、财富和功名而定位的,希望在日后能够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经济富裕、成名成家,择业多数偏重于选择经济收入高、福利优和个人发展空间大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地区,以经济收入的多少、职业之社会声望的高低作为衡量职业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形成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实惠为标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职业价值取向,而对职业所应有的社会性含义(如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等)则考虑相对较少,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三)观念上认同诚信重要性,但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  

诚信的基本内涵是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遵守诺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基础,是人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笔者对部分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良好的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普遍认同诚信素质是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成份、利益分配关系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转型期诸多市场欺诈现象和社会诚信危机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地对高职学生的诚信行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不利影响,“做老实人吃亏,讲诚信无用”的错误观念在校园也比较盛行。当今时代,高职学生考试中舞弊象屡禁不止,许多学生都不以为耻,甚至以作弊手段高明而自豪;在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动机不纯,请客送礼现象盛行;求职过程中不择手段,自荐材料弄虚做假、过度包装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恶意欠学费、编造假证明获取困难补助、拖赖助学贷款;生活中不拘小节,如借钱借物不还……如此种种,都是诚信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   

(四)内心渴望友情,但在行为举止往往不够友善礼貌  

友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体现,是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识。时下的高职学生在生活中热情、主动,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获得友善。但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上,又比较普遍地表现出一些问题: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他人大打出手;公交地铁上为抢座位而互相推搡;在家里在学校对父母对老师不够尊重;在网上游戏聊天有时使用污言秽语等……,体现了他们友善意识的淡薄。再加之现在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们往往人际关系淡漠,很难轻易交到知心朋友,从而形成了内心所想与自身行为相背离的状况。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下,日益发达的新媒体、微传播在给学生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也夹杂着诸如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特别是敌对势力抵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噪音和杂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得后喻文化时代的高职学生产生迷茫、困惑的心理,导致价值观念扭曲,如不及时接受正确的引导,就可能朝着消极负面的方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自觉地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因此,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必然显现出契合时代变化的新特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目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将其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自觉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加之新媒体、微传播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使后喻文化时代的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良莠不齐。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加强采访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高职院校道德应该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督导考核机制与诊断改进机制,在强化督查与考核的同时,及时总结成绩,推广经验,也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处于新媒体、微传播发达的后喻文化时代,面对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击,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学生比较容易误入歧途。高职院校在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发挥校园文化和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应科学规划、统筹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的方方面面,特别要抓好舆论宣传工作,以党报党刊、校园电视广播、校园网络为主,以社团文化为载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宣传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多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同时,利用先进典型树立学习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时时感知、感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确保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是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思政课一定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积极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课堂内教学、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演讲、知识竞赛、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观察考察、调查报告、社会服务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既注重对价值观科学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理解,更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提升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内化于心,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自觉践行者。   

(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确保核心价值观进头脑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习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深化奉献意识。重视实践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思想得到熏陶,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中,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