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概述
尹国旭,男,物流管理学院企业物流专业2015届毕业生。现担任长沙广电旗下湖南马栏山天择微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骨干,主要从事大模型算力资源优化调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毕业后,他放弃热门电商物流企业的邀约,选择投身于快速发展的文化+科技领域。凭借物流专业背景赋予的独特视角——对资源流转效率与全局优化的深刻理解,他将物流系统思维创新性地应用于算力汇聚与知产保护领域。在短短三年内,他汇聚了超百万条算料素材构成公司业务的内容底库,显著提升了业务的竞争力;参与构建了核心大模型训练数据的合规审核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帮助多家企业规避了重大法律风险,展现了物流学子在新兴科技+文化领域的强大适应力与创新能力。
二、个人事迹
2015年盛夏,当尹国旭婉拒多家知名电商物流及供应链物流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先后从事传统制造业、k12线上教育等行业后,加入长沙广电旗下一家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公司时,许多同学和老师都感到些许意外。彼时,电商物流正值风口,而广电科技领域对物流专业毕业生来说,似乎关联度不高。面对疑问,尹国旭的回答清晰而坚定:“物流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流转路径、提升效率,物流人的核心在于极强的适应力和专注力。在智能时代,科技创新就是最核心的‘战略物资’,它们的调度、流通与安全保障,本质上也是一种高维度的‘物流’。我想以物流人的适应力和专注力去迎合时代的浪潮。
初入公司,用于大模型训练的算料标注需要重新汇聚和制定新的要求,针对广电目前现有资源闲置率一度高达65%,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也严重拖慢了算料汇聚进度从而导致业务进展缓慢。这个挑战,恰恰与他在物流学院所学的核心课题——如何在复杂网络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流转效率——高度同构。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优化算力资源汇聚以及提升算料清洗标注效率的重任。
尹国旭迅速将物流系统优化思维引入算力管理。他将物流网络中成熟的多目标路径规划、动态资源调度等算法模型,创造性地迁移到算料汇聚的管理中。他摒弃了原有的点对点汇聚模式,提出并推动实施了“以点破面、综合运输”方案,建立起从原有的硬件素材传输到光纤网络+硬件快递的制度改变。那些曾经在物流课本里反复推演的优化算法,在数字经济的算力疆场上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为公司节省了可观的运营成本,加速了创新步伐。
训练大模型需要海量数据,但这些数据的来源复杂,存在侵权风险,在与大模型公司合作中弄不好会惹上官司赔大钱。
尹国旭跟随团队从头梳理数据,建立审核流程。他们面对的是几百万条数据样本,工作量巨大。尹国旭和团队加班加点,用技术手段仔细筛查每一条数据,与法务团队明晰具体的法律条款与供应商一家一家重新签订合作协议确保来源合法、授权清晰。他常说:“保护创新,首先得保证数据源头干净。”
有一次,尹国旭发现一批关键训练数据存在严重的侵权风险。当时项目进度很紧,但他坚持立即停用这批数据,并迅速组织团队找到了合规的替代数据,重新清洗标注。这个决定让项目推迟了大约两周,但成功保护了公司声誉。这件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尊重数据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根基。
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尹国旭还想做得更长远。他主动总结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牵头编写了公司内部的《大模型训练数据加工和审核标准》,给大家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规范。
尹国旭的成功,不是简单的转行。他把物流专业学到的核心——如何高效调度资源、优化整体流程——用在了管理算力和数据这些新时代的“资源”上。物流人的严谨和效率意识,帮助他在科技创新的前沿站稳了脚跟,守护着公司发展的安全线。
他感恩那些年物流学院里那些关于路径优化、节点控制、全局效率提升的思维训练,那些曾经用于规划实体货物通达世界的智慧,如今正被他娴熟地应用于驾驭数字世界的算力洪流与数据原野。他的成功转型,绝非简单的跨界。这是物流思维精髓——对资源流转效率与全局优化的极致追求——在智能时代核心领域的完美映射。他将物流人的严谨、系统观和对效率的执着,在非物流行业中也同样迸发出守护创新源头与驱动效能跃升的双重力量。
三、对母校的祝福和期望
饮水思源,我始终感念母校物流学院的悉心培养。深情祝福母校:愿物流学院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为国家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栋梁之才。
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专业边界,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智慧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赋予传统专业新的生命力。他期待未来能与母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探索物流学科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广阔前景,也热切欢迎更多学弟学妹投身到非物流行业中,在更多领域里扎根成长,将“物流人”的智慧书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与时代、与母校共同成长!
一审:林一星
二审:李乐
三审: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