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师生风采 > 正文

【物院青春事】从湘西大山到商海弄潮:李永红与簪雅的淬火成金之路

作者:余三明、曾琰   责任编辑:林一星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25-07-05   

在义乌这片全球小商品贸易的灼热土地上,一位从湖南溆浦大山深处走出的青年,以湘人特有的坚韧与闯劲,将自己淬炼成饰品行业的弄潮儿——他便是簪雅饰品有限公司掌舵人李永红。这位2001年我校外贸7班的毕业生,从月薪微薄的彩印厂工人起步,如今已执掌员工近500人、专利逾300项的企业王国,更肩挑义乌市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之职,其步履铿锵的创业史,折射着一代外贸人筚路蓝缕的执着光芒。

厚积薄发:暗夜灯下的外贸阶梯

初入义乌,年轻的李永红与无数异乡寻梦者一样,在流水线上挥汗如雨。在彩印厂机械的轰鸣中,在外贸公司仓库的货架丛林间,在奔波联系业务的尘沙里,他敏锐捕捉到知识的重量——那是改变命运的砝码。无数个深夜,当城市喧嚣沉寂,一盏孤灯成为他无声的战友。英语词汇手册被翻出毛边,国际贸易术语在脑中反复咀嚼,外贸流程在笔记本上被一次次推演。正是这份于“繁忙罅隙中凿光”的执着,使他从基层管理员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业务员,更悄然织就了宝贵的外贸网络与人脉资源。当2006年机遇之门开启,他与伙伴果断接盘曾供职的企业,命运从此转向——深埋的种子在义乌沃土上破土而出。

匠心远航:簪雅品牌的精工锻造

掌舵企业,李永红将“簪雅”之名赋予新生。深知粗放经营终难远行,他锐意擘画产业升级蓝图:创办聚银首饰厂,以925纯银系列奠定品质基石;再挥斥巨资升级K金产品线,拓展高端市场纵深。这每一步,皆是向价值链上游的果敢攀登。

在公司内部,一场深刻的“静水深流”式变革悄然推进。他力推现代化管理体系,以数据驱动替代经验决策,将传统作坊式的手工劳作,迭代为现代技术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流水线上,精密仪器取代了粗放测量;管理后台,ERP系统贯通了产销链路。这非冰冷的机器替代,而是以技术为翼,将老师傅指尖世代相传的錾刻、镶嵌技艺淬炼升华,使“精致工匠精神”在工业时代迸发新辉。

“诚信契约精神”被他奉为簪雅立身之本。一次海外大单交付前夕,某批次银饰因检测发现细微瑕疵,李永红力排众议,承担高昂损失紧急返工。他说:“走出国门,‘簪雅’二字就是中国制造的印章,容不得半点蒙尘。”正是这份对信誉近乎严苛的守护,让簪雅产品远渡重洋,赢得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市场的持久信赖,品牌在激烈竞争中淬火成金。

商海湘魂:照亮来路的赤子情怀

作为义乌湖南商会的常务副会长,李永红始终未忘湘西大山的哺育与母校的栽培。他多次组织商会资源,为初抵义乌创业的湖南同乡提供帮扶;更以校友身份回校设立“簪雅”奖学金,激励外贸学子苦练本领。在他心中,溆浦的坚韧与义商的开拓早已血脉相融,这份赤子情怀,使他超越纯粹商人的角色,成为联结乡情、回馈桑梓的纽带。

从仓库管理员到执掌近500人企业的领航者,李永红在义乌书写了一部当代外贸人的奋斗史诗。簪雅饰品凭借300余项专利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用精细管理与匠心品质赢得全球市场通行证——李永红不仅实现了个人“力争行业领导品牌”的誓言,更在时代潮头印证:惟以诚信为锚、以创新为帆、以匠心为舵,方能在浩瀚商海中破浪致远。

李永红的足迹印证,真正的成功从不由起点决定,而是源于暗夜灯下的坚持、商海搏击的勇毅,以及那永不褪色的匠心与诚信。他如一棵由湘西移栽至义乌的树,将溆浦人的韧劲深扎进商业沃土,终成浓荫蔽日,其枝头绽放的“簪雅”之花,不仅妆点世界,更为无数后来者照亮了一条可追随、可触摸的奋斗通途——这条路上,淬炼的是产品,闪耀的是人格,不朽的是那一脉赤诚的商道精魂。

一审:林一星

二审:李乐

三审: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