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又到一年开学季。近日,由我校驻雨禾村工作队联系协调的社会爱心人士助学金已发放到位,为村民树才、励举(化名)两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他们的求学之路注入了信心与力量。
心系教育,驻村工作队架起“连心桥”
雨禾村地处高坪乡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干旱村落。受自然条件限制,部分家庭因病因灾等原因生活仍比较困难,子女的教育费用成为沉重负担。驻村工作队到任后,在深入走访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情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驻村第一书记唐彪同志将困难学生的助学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利用资源,成功联系到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人士,建立了长期结对帮扶机制。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当好‘联络员’和‘保障员’”,唐彪表示,“一方面,要确保爱心人士的善意能够精准、顺畅地传递到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另一方面,也要持续关注受助学生的学习成长,让捐助者放心,让受助者安心。”
精准帮扶,爱心助学点燃“新希望”
为确保助学活动公平、公正、公开,雨禾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对申请资助的家庭进行了严格的摸底排查和民主评议,最终确定了两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作为本次受助对象。助学金不仅用于缴纳学杂费、购买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受助学生小钰(化名)看到资助的叔叔阿姨激动地说:“谢谢叔叔阿姨们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将来也要成为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朴实的话语,一颗爱的种子在她心中已慢慢发芽。受助学生家长树才(化名)身患重病且独自带着一个儿子,他紧紧握着爱心人士的手,眼含热泪:“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好心人!”
薪火相传,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这项爱心活动的启动,不仅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在雨禾村形成了崇文重教、关爱互助的良好风气。唐彪同志表示,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和村“两委”继续拓展社会帮扶渠道,不仅关注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还将尝试引入心理健康辅导、课外兴趣拓展等更多元化的支持,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爱心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与驻村工作队的担当作为,共同在雨禾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相信在爱的滋养下,这些幼苗必将茁壮成长,成为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栋梁之材,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一审:刘刚
二审:唐彪
三审:危盛